
![]() |
|
制造商 | 丰田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1980至今 |
前身 | 丰田科罗纳 |
丰田凯美瑞(Toyota Camry)是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从1980年开始生产的一个车型系列,曾经是紧凑型车,后来升级为中型车。“Camry”是日本语kanmuri的对应英语,意为“皇冠”,这种命名方式沿袭了从1955年第一辆丰田皇冠推出以来所形成的命名传统。“Camry”还包含了一个字谜“my car”(我的汽车)。
在美国,凯美瑞在过去十年来经常登上最畅销汽车的榜首,但是也有几年是被超越的。凯美瑞在澳洲、加拿大和许多亚洲地区都有很好的销量,尤其是柬埔寨,当地大部分汽车都是凯美瑞。由于悬架更倾向舒适性,因此大多数凯美瑞车型都被认为其运动性略逊于同类型竞争对手,不过凯美瑞本身也有运动型版本。尽管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,凯美瑞在欧洲的销量却不尽如人意,丰田在2004年终止了欧洲市场的销售并在2002年就推出丰田爱文奇思(Toyota Avensis)作为旗舰车。
![]() |
|
别称 | 丰田卡瑞那 丰田科罗纳 丰田赛利卡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1980–1982 |
装配地 | 日本丰田市 |
车身类别 | 4门轿车 |
布局 | FR 布局 |
发动机 | 1.6 L 12T-U I4 1.8 L 13T-U I4 2.0 L I4 |
轴距 | 2,500 mm (98 in) |
车长 | 4,445 mm (175.0 in) |
车宽 | 1,645 mm (64.8 in) |
车高 | 1,390 mm (55 in) |
整车重量 | 1,010 kg (2,200 lb) |
最初作为丰田赛利卡的凯美瑞于1980年1月在日本本土市场推出,实质上是第二代丰田卡瑞那升级后的产物,在出口市场称为赛利卡Supra。
第一代凯美瑞以后轮驱动的赛利卡为基础,动力来源是1.6升12T-U发动机(87马力,128牛米)和1.8升13T-U发动机(94马力,147牛米)。在销售周期接近尾声的时候,丰田推出了一款运动版赛利卡凯美瑞,搭载16气门双顶置凸轮轴2.0升发动机,功率为97马力。这是今天赛利卡凯美瑞在二手市场最抢手的车型。
虽然凯美瑞和赛利卡、科罗纳以及卡瑞那一样有着1500毫米(98英寸)的轴距,但是它比卡瑞那长,比科罗纳和赛利卡短。第一代凯美瑞车型周期内在日本市场的销量超过10万辆。赛利卡凯美瑞还以卡瑞那之名出口到许多市场,并取代了这些市场的第二代卡瑞那。
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同时推出了日产Stanza和本田雅阁来与凯美瑞相抗衡。
![]() |
|
别称 | 丰田Vista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1982–1986 |
车型年 | 1983–1986 |
装配地 | 日本丰田市 |
车身类别 | 四门轿车 五门掀背 |
布局 | FF 布局 |
发动机 | 1.8 L 1S-L I4 1.8 L 1C-TL(C) I4 2.0 L 2S-ELC I4 2.0 L 2C-TLC 涡轮增压柴油 I4 |
变速箱 | 5速手动 4速A140E 自动 |
轴距 | 2,600 mm (100 in) |
车长 | 4,440 mm (175 in) |
车宽 | 1,690 mm (67 in) |
车高 | 1,395 mm (54.9 in) |
整车重量 | 1,045 kg (2,300 lb) |
1982年,凯美瑞成为一个独立的车型,发售了紧凑型四门轿车和五门掀背。在出口方面有所限制,主要出口给右座驾驶的市场。在这一点上,凯美瑞的定位高于卡瑞那和科罗纳这两款中型车。同时推出的还有兄弟车型丰田Vista。
第一代凯美瑞的方形设计符合上个世纪80年代的潮流。此外,汽车的尺寸和可用的配备都具有当时日本车的特色。凯美瑞是一款紧凑型轿车,坚固耐用,完全可以与尺寸较大的美国车相匹敌。
在北美,凯美瑞搭载的91马力2.0升2S-ELC、1.8升1C-TLC或74马力的2.0升2C-TLC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。四门轿车或五门掀背车型都可以定制,买家可以自主选择5速手动变速箱或4速A140E自动变速箱。相对于后轮驱动的赛利卡凯美瑞,丰田凯美瑞是一款在全新平台上打造的前轮驱动车。
![]() 1986 丰田凯美瑞 掀背
|
![]() |
|
别称 | 霍顿阿波罗 丰田Vista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1986–1990 (日本) 1986–1991 (北美) 1987–1992 (澳洲) |
装配地 | 肯塔基 乔治敦 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 墨尔本港 日本丰田市 |
车身类别 | 四门轿车 五门旅行车 |
布局 | 发动机前置,前轮驱动/全轮驱动 |
发动机 | 1.8 L 1S I4 (1987-1989) 2.0 L 3S-FE I4 2.5 L 2VZ-FE V6 |
变速箱 | 5速S51 手动 5速S53 手动 (FF I4) 5速E52 手动(V6) 5速E56F5 手动(F4) 4速A140E 自动 4速A540E 自动(V6) 4速A540H 自动(F4) |
轴距 | 2,600 mm (100 in) |
车长 | 4,520 mm (178 in) |
车宽 | 1,690 mm (67 in) |
车高 | Sedan: 1,374 mm (54.1 in) Wagon: 1,384 mm (54.5 in) |
整车重量 | 1,240 kg (2,700 lb)–1,295 kg (2,850 lb) |
相关车型 | 雷克萨斯 ES 250 |
第二代凯美瑞在1986年推出,增加了旅行车车型却淘汰了掀背车型,依旧被归类为紧凑型级别。1988年,凯美瑞增加了一款全轮驱动系统和2.5升158马力JIS V6发动机作为选装配备。V6发动机采用燃油直喷式,24气门,双顶置凸轮轴,与升级后的129马力JIS四缸发动机极为相似。在日本还有一款采用旧版3S-GE发动机的GT车型。这一特别的版本除了有AE92卡罗拉一样的支柱框架以及和V6车型一样的15英寸合金车轮之外,还有一个电子仪表盘。
![]() 1989–1990 丰田凯美瑞 (SV21) CS 旅行车 (澳洲) |
肯塔基州的丰田汽车制造厂是第一家全资拥有的美国丰田工厂,从1988年开始生产凯美瑞。第二代凯美瑞在此推出了三款内饰水平:无贴牌基本型,DX和LE。2.5升发动机和凯美瑞底盘像雷克萨斯ES 250一样进行了重新调校。ES 250实质上就是日本日本市场的凯美瑞硬顶跑车。1991年,防抱死制动加入V6、LE车型和旅行车。第二代凯美瑞在美国极受欢迎,甚至到了20多年后的今天在美国的大街上都随处可见。
![]() 1991–1992 丰田凯美瑞(SV21) 商务轿车(澳洲)
|
![]() 1991–1992 霍顿JL 阿波罗GS轿车(澳洲)
|
![]() |
|
出产年份 | 1990–1994 |
---|---|
装配地 | 日本 |
车身类别 | 4门轿车 |
布局 | 发动机前置,前轮驱动/全轮驱动 |
发动机 | 1.8 L I4 2.0 L I4 2.2 L I4 (涡轮增压柴油机) 2.2 L 5S-FE I4 130 hp 2.0 L V6 3.0 L V6 |
车宽 | 1,695 mm (66.7 in) |
相关车型 | 丰田Scepter 丰田Vista (V30) |
日本(SV30;1990–1994)
第三代凯美瑞(SV30)在1990年7月在日本市场独家推出。一款加宽版车型丰田Scepter也在日本市场发售。Scepter具有独特的前脸和尾部造型。在日本以外的市场,Scepter冠上凯美瑞之名(SXV10/VCV10/MCV10)。
![]() 1992–1994 丰田凯美瑞 |
1991车型年,日本凯美瑞四轮转向版推出市场,搭载2.0升V6发动机,命名为丰田凯美瑞V6 PROMINENT 4WS,底盘编码为E-VZV31。
升级车型在1992年7月推出,较大的新格栅、调校过的空调机组是升级的重点。同时,ZX 旅行套件的出现取代了GT内饰。
![]() |
|
别称 | 霍顿阿波罗 丰田Vienta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1991–1996 1993–1997 (澳洲) |
车型年 | 1992–1996 |
车身类别 | 双门跑车 4门轿车 5门旅行车 |
国际(SXV10,VCV10,MCV10;1991–1996)
1990年,丰田用一个全新的SV30系列取代了紧凑型SV20凯美瑞。尺寸略大于SV20的SV30必须遵守日本的税务法例缴税。而在美国,SV20这种较窄的车型并不受欢迎,于是“宽体”凯美瑞应运而生,被称为丰田Scepter。
丰田Scepter(SXV10,VCV10,MCV10)搭载2.2升5S-FE直列四缸发动机,功率为130马力,扭矩为197牛米。另外的3.0升3VZ-FE发动机组功率为185马力,扭矩为264牛米。一款全新的铝制1MZ-FE V6发动机从1994年开始加入北美的凯美瑞,紧接着在各大市场陆续推出,但日本市场依然使用3VZ-FE V6。新的V6发动机功率升级到190马力,扭矩升级到275牛米。
![]() 1991–1994 丰田 Scepter 轿车(日本)
|
在澳洲,V6动力的凯美瑞贴牌为“凯美瑞Vienta”在1993年上市,后来在1995年更名为丰田Vienta。
![]() |
|
出产年份 | 1994–1998 (日本) |
---|---|
装配地 | 日本 |
车身类别 | 四门轿车 |
布局 | 发动机前置,前轮驱动/全轮驱动 |
发动机 | 1.8 L I4 2.0 L I4 2.2 L I4 (涡轮增压柴油机) |
车长 | 4,625 mm (182.1 in) |
车宽 | 1,695 mm (66.7 in) |
车高 | 1,410 mm (56 in)–1,435 mm (56.5 in) |
相关车型 | 丰田Vista (V40) |
凯美瑞SV40于1994年7月在日本独家上市,动力来源是一台1.8升(4S-FE型)、2.0升(3S-FE型)以及2.2升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机(4S-FE型)。推出的时候只有2.0升的车型是全轮驱动模式的,后来2.2升涡轮增压柴油机车型也以全驱作为选择项。
丰田在1996年6月给SV40进行了升级,防抱死制动系统和双安全气囊成为标准配备,1998年后,日本市场的凯美瑞和国际市场的凯美瑞得到统一,丰田Vista的出现取代了SV30和SV40凯美瑞。
1994–1998 丰田凯美瑞 2.0 Lumière G
|
![]() |
|
别称 | 大发阿尔蒂斯 丰田Vienta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1996–2001 |
车型年 | 1997–2001 |
车身类别 | 四门轿车 五门旅行车 (非美国) |
第五代凯美瑞于1996年在日本上市,有轿车和旅行车两种车型,后者没有出现在美国市场。这一代凯美瑞于1997年在美国推出。
2000年,轿车进行了中期升级,前脸和尾部都进行了修改,但大部分还是与1997-1999年间的车型相似。跑车在1999年推出,敞篷则在次年推出。与第三代凯美瑞的跑车相反的是,新的双门跑车化换上了独立的品牌——凯美瑞Solara,或简单地成为Solara。他们在造型上与轿车有着显著的不同。Solara有SE和SLE内饰,大体相当于轿车的LE和XLE内饰。
第五代凯美瑞的发动机有两款,分别是133马力(99千瓦)的5S-FE2.2升I4和194马力(145千瓦)的1MZ-FE V6。CE、LE V6和Solara车型都配备手动变速箱,型号为S51。
![]() |
|
别称 | 大发阿尔蒂斯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2001–2006 |
车型年 | 2002–2006 |
相关车型 | 雷克萨斯 ES/丰田温杜姆 |
2001年9月,2002年丰田凯美瑞车型正式推出,仅有一款轿车车型。由于受欢迎度还比不上面包车和交叉型SUV,凯美瑞旅行车被Sienna面包车和Venza、汉兰达SUV说取代,这三款车型都采用凯美瑞平台。
凯美瑞Solara
直到2003车型年,凯美瑞Solara还是使用第六代底盘,升级也只在前脸和后部。但是Solara后来换上了与凯美瑞轿车一样的2.4升2AZ-FE I4发动机。
![]() |
|
别称 | 大发阿尔蒂斯 |
---|---|
出产年份 | 2006至今 |
车型年 | 2007至今 |
车身类别 | 四门轿车 |
布局 | FF布局 |
相关车型 | 雷克萨斯ES 丰田Aurion |
第七代凯美瑞在2006年北美国际车展中和一款混合动力车型一同亮相,并于同年3月作为次年的车型开始发售。丰田对凯美瑞进行了完全的重新设计,使其车身造型根据时尚动感。
动力来源方面有四缸到六缸发动机。2010年,凯美瑞的功率升级到169马力。电动门锁、稳定控制器、牵引力控制系统都成了2010年车型的标准配备。2.4升2AZ-FE I4发动机投入使用,可以产生158马力的功率,与之搭配的是5速手动或5速自动变速箱。3.5升2GR-FE V6则搭配全新6速自动变速箱,功率高达268马力。凯美瑞为了2010车型年进行了改版,前脸、尾灯都进行了重新设计,并增加了一个全新2.5升2AR-FE 4缸发动机+全新6速变速箱的动力组。
![]() 2010 丰田凯美瑞 XLE (美国)
|
年份 | 美国销量 |
加拿大销量 |
---|---|---|
2000 | 422,961 | ? |
2001 | 388,512 | ? |
2002 | 434,145 | ? |
2003 | 413,296 | ? |
2004 | 426,990 | ? |
2005 | 431,703 | ? |
2006 | 448,445 | ? |
2007 | 473,108 | ? |
2008 | 436,617 | ? |
2009 | 356,824 | 15,524 |
联系客服